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信用动态
北京:信用报告将助中小企业更快融资
发布时间: 2024-06-17

       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4年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获悉,在去年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替代20个领域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查询和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基础上,今年专用信用报告覆盖领域将扩展至42个,尤其将助力中小企业更快融资。

  信用报告将助中小企业更快融资

  去年,全市实施了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信息查询创新改革,一份报告破解市场主体开具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繁、难等问题。自去年9月实施后,企业下载了6600余份专用信用报告,相关单位也向企业主动推送2.1万份。

  今年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安排了18项重点工作任务,其中就包括扩大专用信用报告覆盖领域。“此前主要面向企业的上市服务,今年还将研究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用信用报告,丰富向金融机构提供多层次的数据服务。”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按照计划,专用信用报告将在今年9月进行深化和拓展:替代领域从之前的20个领域拓展至42个领域,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;报告主体范围在此前市场主体之外,还增加非公司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、社会组织等非市场主体;适用领域方面,也将在金融、商务经营、行政管理等场景引导市场主体按需求申请专用信用报告;通过提升服务水平、主动推送报告领取信息等方式,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服务。

 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为一

  信用也能变成“真金白银”,帮企业化解资金周转难题。此前,北京市依托大数据平台,实现涉企信用信息“国家清单”24类数据、“北京清单”14类数据全部对接共享,为中小企业精准“画像”,为50余家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1.8亿余次。

  作为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,“信易贷”已经吸引金融机构306家入驻,发布金融产品1075个,授权企业6.1万家。记者获悉,今年北京市将深入推进“信易贷”工作,积极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整合。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市各个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将整合为一,更方便企业融资。

  企业经营因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,相关记录如果一直跟着企业,则会影响后续投标等经营活动。如何帮助改过自新的企业“摘帽”?

  此前,北京市已经形成纵向三级审核机制和“多口受理、协同处理、一次办成”横向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,为5万余家企业实现了信用修复,其中10112家企业在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处罚实现“一次申请,同步撤下”。根据今年的任务,北京市将完善信用修复机制,加强信用修复与异议申诉处理,实现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。

  同时,今年北京也将组织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“屡禁不止、屡罚不改”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,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失信问题治理,开展失信被执行人分类治理,依法惩戒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失信行为。

  信用医疗已覆盖28家医院

  挂号、做检查、取药,按照现在的就医流程,每进行一步都需要患者在自助机或者人工窗口缴一次费。但如果换成信用就医,患者取号后,无需排队缴费便能进入诊疗、检查、取药等环节,离院后48小时内线上支付完成还款即可。

  目前,石景山、东城、密云、丰台、通州、房山、海淀、西城等区已开展“信用+医疗”工作,覆盖28家市区属医疗机构,注册用户26万人,服务患者39.3万人次,二次以上重复使用患者占比82.4%。

  信用的用处不只是医疗领域。“信用+地铁智慧安检”对信用良好的乘客免于安检、快速进站,如今注册用户9.5万人,进站时间缩短60%。

  相关负责人说,今年北京市将继续支持社会机构推进“信用+家政”“信用+出行”“信用+文化艺术类培训”等应用,推进信用数据专区建设,完善社会化信用评价机制建设,支持社会机构拓展更多的“信用+”应用场景。

来源:人民网